立即洽詢

典空間

如何籌辦小市集?5 招打響品牌、吸引人潮的活動策劃法

  • 活動規劃 2025.07.08

 

如何籌辦小市集?5 招打響品牌、吸引人潮的活動策劃法!

 

當小市集不再只是擺攤販售,而成為品牌曝光、社群經營與城市活動的重要載體,該怎麼策劃一場吸睛又有溫度的小市集?無論你是創作者、店主還是活動單位,這篇文章將從主題設定、視覺設計到行銷手法,帶你掌握如何籌辦人氣小市集的關鍵 5 招,讓你的市集不再只是人來人往,而是真正留下記憶與價值。

 

規劃前先搞懂定位與目標受眾

 

 

很多人籌辦小市集,第一步就急著找場地、找攤主,結果辦出來現場空有氣氛,卻吸不到人、賣不好、也沒留下什麼印象,從活動企劃的專業角度來看,成功市集的關鍵不是人有多少,而是「你吸引到對的人」。在真正動手之前,請先回過頭來問自己三個問題:「我要辦什麼樣的市集?誰會想來?這場活動希望帶來什麼成果?」 搞清楚這三件事,後續的選址、招商、宣傳、佈置,才有依據,這就是我們在企劃市集時,最重視的定位策略。

 

確定市集主題:文創、二手、手作或地方特色?

市集的主題決定了整體風格與攤主篩選方向。你是想辦一場以創意手作為主的文創市集?還是讓大家可以挖寶的跳蚤二手市集?抑或主打在地品牌與小農產品?主題越明確,越能讓民眾「一看就懂」這場活動的魅力,也更有利於建立市集品牌的獨特性。

 

分析目標受眾:誰會來逛?年齡層、興趣、消費能力

從企劃角度來說,我們不會只寫「要吸引年輕人」這種模糊的描述,而是要更具體地畫出輪廓。舉例來說:是 20-35 歲、喜歡設計商品、有 IG 分享習慣的都會女性?還是 30-50 歲、有家庭、有健康意識、週末會出門散步的在地居民?不同族群對市集的期待、消費能力和活動參與度都不一樣,這會直接影響我們選擇地點、設計活動節奏與社群宣傳話術。

 

設定活動目標:品牌曝光、營利、社群互動還是市民參與?

每一場市集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導向,這會決定你資源的配置方式,如果是要提升品牌能見度,就要著重視覺設計與社群傳播;若重點是攤主營收,那就必須確保現場人潮與動線設計合理;如果強調在地互動或文化參與,那就可以設計體驗活動或搭配展覽演出,最常見的錯誤就是「什麼都想做」,最後每一項都做得很普通。明確聚焦,反而更有效果。

 

打造吸睛攤位!人氣小市集必備的品牌與視覺設計

 

 

如何籌辦人氣小市集,讓民眾願意駐足、拍照、甚至主動幫你分享?從活動企劃公司的角度來說,「現場視覺體驗」是最容易被低估、但卻極度關鍵的成功因素。不論是市集主視覺的整體風格,或是每一個攤位的小巧設計,這些細節都是第一線與路人溝通的橋樑,逛市集的消費者很多時候不只是來買東西,更是來感受氣氛、挖寶、拍美照分享生活,所以「攤位要好看」,不只是裝飾,更是行銷的起點。

 

統一品牌視覺風格:LOGO、旗幟、海報一致性

許多成功的小市集,從線上宣傳到現場展出都維持一致的視覺語言,這會大大提升整體專業感與品牌辨識度。像是「東西好文創市集」,就常以手繪插圖風格作為主視覺,搭配白色棚架與乾淨的字體設計,從招牌、地圖、指標到線上海報都走同一風格,一眼就知道是哪一場市集。

活動策劃時,我們也會建議攤主準備有識別性的布條、價目表、名片與紙袋等品牌延伸物件,這些小細節往往能讓消費者記住你,也會成為拍照的素材之一。

 

佈置有亮點的攤位陳列法:層次感、導引動線、燈光運用

成功的攤位陳列,關鍵不只是把東西擺出來,而是讓整個攤位有「空間感」,我們常建議攤主使用不同高度的展示架、木箱、桌布與掛鉤等元素,營造出層次與主視覺焦點,能夠讓人從遠處就看出你賣什麼。像「西門紅樓創意市集」就特別要求攤位要有獨立風格與視覺主題,這樣的要求雖然門檻高,但也讓市集整體呈現高度一致性,吸引一大票文青客群專程朝聖。

此外,晚場市集也建議加上柔光燈串或 LED 裝飾燈,不只增加氛圍,更能提升拍照質感,另外動線設計也很重要,尤其是雙人攤或角落攤,避免造成「內縮感」讓人不好意思靠近。

 

設置社群打卡牆:提升拍照與分享動機,助攻自然擴散

與其花大錢下廣告,不如在現場設一面好拍的打卡牆,讓來訪的民眾願意主動幫你擴散,我們曾在一次市集入口設計「霓虹字+乾燥花牆」打卡區,結果被拍了超過 500 次分享,不但提升活動聲量,也自然引流到現場。

像「四四南村簡單市集」就是因為場地本身具備老眷村建築的特色,很多人特地去那邊拍照,也順便逛起市集;再如「嘎啦嘎啦室內市集」小而美的室內空間,就讓每個角落都成為可拍可逛的打卡場景。要記得,打卡設計要與市集風格呼應,不用昂貴,夠有趣、有特色就會被拍。

 

人氣市集這樣宣傳!活動曝光與創意互動一次到位

 

 

真正懂得如何籌辦人氣小市集的人都知道,市集的成功不只靠場地與攤主,更靠「事前鋪陳+現場互動」,很多活動之所以人不多,不是辦得不好,而是「沒人知道」;又或者雖然有人來,但待一下就走,是因為現場互動設計不夠吸引人,如果要做到這點,宣傳策略與互動設計絕對不能臨時抱佛腳,需要從一個月前就開始規劃,分階段布局才會有感。

 

活動前預熱曝光:社群預告、倒數計時與合作轉發

社群經營是市集推廣的基本盤,從 IG、Facebook、LINE 社群到 EDM 都能搭配使用,我們通常建議活動至少提前三週開始「預熱」,例如先釋出主視覺、釋出參與品牌名單,再搭配「倒數計時圖」、「攤主搶先看」、「市集地圖搶先公開」等內容分批上架,才能有效拉高期待值。同時也建議主辦單位預先整合設計好的分享素材包,提供攤主、合作品牌、地方社群轉發,才能擴大觸及,不要單靠自己發文苦撐。

 

邀請在地品牌或人氣攤主參與,擴散效應翻倍

找對參與對象,比自己廣告投放還有用。對活動企劃公司來說,選攤不只是選商品,更是在選「宣傳夥伴」,你可以挑一些在地經營的品牌、擁有忠實粉絲的創作者或人氣攤主,這些人通常自帶流量,而且他們有經驗會主動做行銷、PO文、直播、邀請熟客,會讓你的活動宣傳事半功倍。記住,人氣市集不是靠你自己硬推,是靠大家一起擴散。與其湊人數,不如找對人。

 

現場限定活動與抽獎互動:提升參與感與停留時間

除了逛攤,現場如果沒設計互動,參觀者可能 10 分鐘就走了,建議規劃一些簡單又好執行的現場活動,像是集章抽獎、打卡送小禮、限時搶購、問卷送飲料等,不僅能延長停留時間,也會讓人更願意參與與分享,企劃時要注意互動設計的「可見度」與「參與門檻」——太複雜、找不到地方、要掃一堆碼的,就會直接被放棄。一場市集有沒有趣味互動,會直接影響氣氛熱度,這部分也會回頭影響其他攤位的營業成效。

 

邀請 KOL 現場打卡或直播:帶來粉絲與線上流量轉實體

邀請具風格的創作者或 KOL 到現場拍照、打卡甚至開直播,是目前活動企劃常用的流量策略之一,選擇的重點不在粉絲數,而是「跟你的市集調性有沒有合」、「能不能吸引對的粉絲群」。如果預算有限,也可以找微型 KOC 或內容創作者,以互惠交換曝光、置入品牌商品等方式合作,讓他們「真心喜歡、自然推薦」,效果遠比硬性曝光來得真實。KOL 的照片、Reels 或直播,不只會讓沒來的人產生 FOMO(錯失感),更能讓整體市集內容在網路上保有延續性與討論熱度。

 

想辦一場讓人拍到捨不得走的市集?艾典創意幫你做到!

你是不是也曾想過——「如果有一場屬於自己的市集,能讓品牌被更多人認識、讓創作被看見,那該有多棒?」但現實是,場地不好找、人潮不穩、攤位太亂、宣傳沒效,時間花了,成果卻不如預期。

 

艾典創意整合行銷專門替你解決這些問題,從主題設定、社群行銷、視覺設計到現場互動,我們有完整企劃團隊與執行經驗,只要你有想法,我們就能幫你辦出一場真的有「人氣」的小市集。不只如此,合作場地 典空間 活動會場 提供專業級直播、展售、市集活動空間,場地美、機能強、設備齊,連下雨都不怕,想辦室內風格市集超方便!

 

現在就聯絡艾典 × 典空間,一起把你的市集夢變成打卡熱點!

 

籌辦小市集常見問題 Q&A

 

Q1:我要從哪一步開始規劃小市集?

建議從主題設定與目標受眾分析開始,先釐清你想吸引哪一類型的民眾,市集是以文創、二手、手作還是親子為主?這會影響你後續的場地選擇、攤位組成與宣傳策略,確定方向後,再依序規劃時間表、預算與招商方式。

 

Q2:沒有資源可以怎麼找到攤主參加?

初期可以從社群媒體、創作者社團、文創平台或學校校園社團尋找潛在攤主,你也可以設計一個「簡單報名機制」或免費曝光機會,吸引新創品牌參加,若是地點具吸引力、主題有特色,很多創作者都會主動想參與。

 

Q3:一定要設計主視覺或打卡牆嗎?

不一定,但視覺設計是人氣市集成功的放大器,不管是線上海報、攤位布置,或是現場小打卡區,只要設計得體又符合主題,都有助於提升參與者拍照與分享的意願,這種自然擴散的效果,遠比花錢打廣告來得實在。

 

Q4:沒有廣告預算怎麼宣傳市集?

其實小預算也能做到有效宣傳,建議善用IG、Facebook、LINE 社群,設計幾張精緻圖片並搭配倒數貼文,再請攤主協助轉發,也可以串聯在地社群、生活圈或合作單位,另一個方法是主動找地方社團、社區看板、學校公告欄或里長群組曝光,這些都是成本低但效果不錯的推廣管道。

 

Q5:活動當天人潮不穩怎麼辦?

活動現場可以設計一些彈性互動點來延長停留時間,例如打卡送小禮、現場快閃表演、集章抽獎或攤位互動任務等,都是有效提升參與感的方式,人潮不是一開始就要爆,而是靠現場氣氛慢慢聚起來。保持現場活絡、有畫面,自然會有人留下來,甚至拍照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