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洽詢

典空間

記者會啟動儀式這樣做最吸睛!打造品牌好印象的5個關鍵要素

  • 活動規劃 2025.07.08

 

記者會啟動儀式這樣做最吸睛!打造品牌好印象的5個關鍵要素

 

在品牌曝光與媒體操作愈來愈重要的時代,一場精心設計的記者會啟動儀式,不僅能提升現場氣氛,更是企業留下專業第一印象的關鍵。無論你是活動企劃、公關公司,還是企業內部行銷人員,都該掌握啟動儀式的操作技巧。本文整理出「打造品牌好印象的 5 個關鍵要素」,讓你的記者會從眾多活動中脫穎而出,成功吸引媒體與現場來賓目光!

 

為什麼記者會啟動儀式對品牌這麼重要?

 

 

 

在台灣,記者會不只是企業發布消息的場合,更是打造品牌形象、吸引媒體關注的重要舞台,而其中的「啟動儀式」,就像整場活動的亮點橋段,一個設計得當的儀式,不只能留下深刻印象,還能強化品牌定位與企業精神。從視覺、聲音到動線安排,都是傳遞價值的關鍵。想讓品牌被看見、被記住,啟動儀式的設計絕對不能馬虎!

 

啟動儀式是品牌第一印象的起點

人們對品牌的第一印象,往往來自一場記者會的開場。尤其是啟動儀式這個橋段,往往代表品牌「正式登場」的時刻,如果流程太制式、內容太空洞,容易讓來賓覺得無感;反之,一個創意又具有故事性的儀式,能迅速拉近觀眾與品牌的距離。第一印象只有一次,掌握好啟動儀式,就等於為整場記者會打下穩固的開場基礎。

 

媒體曝光+現場體驗=雙倍品牌記憶

除了現場賓客的感受,啟動儀式也是吸引媒體鏡頭的關鍵時刻,許多品牌會搭配聲光效果、道具機關,甚至結合 KOL 或代言人一同參與,只為創造「拍起來好看」、「報導寫得下去」的精彩畫面,當媒體曝光與賓客體驗同時到位,品牌訊息就更容易被記住,也更有機會在社群與新聞中持續延燒。

 

透過儀式強化品牌核心訊息傳遞

一場好的啟動儀式,不只是好看,更要能「說故事」。例如科技品牌可利用燈光與裝置象徵創新啟動;公益團體則可安排象徵性行動來傳達理念,這些象徵性橋段,不只是形式,更能深化與觀眾的情感連結。將品牌核心訊息具象化,是讓企業理念真正被理解與認同的重要手法。

 

記者會啟動儀式怎麼做才吸睛?5 個實用技巧公開

 

 

要辦一場有話題、有記憶點的記者會,絕對不能忽略啟動儀式的設計,這不只是個「剪綵」或「按鈕」的流程而已,而是品牌揭開序幕、向外界宣示的第一聲,從概念規劃到現場呈現,處處都是展現企業形象的機會。以下 5 個實用技巧,幫你把記者會啟動儀式做得有質感又吸睛!

 

技巧1、確立明確主題與儀式概念

先別急著安排流程,第一步是回到「品牌核心」,你的品牌要傳達什麼?這場記者會啟動儀式的意義是什麼?是上市發表、新服務啟動,還是公益計畫的開跑?有了清楚的主題,就能圍繞它設計出有連結感的儀式內容,避免流於形式。

 

技巧2、以創意元素設計亮點流程

不要只是按個燈、推個球,試著融入一點創意元素吧!像是結合科技(AR/投影互動)、道具機關(彩帶、煙火)或情境劇場(短劇演出),都能讓整個啟動儀式更有畫面感、故事性,這些亮點不只吸睛,也更容易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。

 

技巧3、精準掌控流程節奏與開場時間

啟動儀式的時機點與節奏掌握非常重要,太早觀眾還沒進場,太晚容易流失注意力,建議安排在記者會中段或開場後約 510 分鐘進行,並預估時間控制在 23 分鐘內為佳,現場的動線安排、燈光配合與主持串場,都要事前沙盤推演,避免出現冷場或混亂。

 

技巧4、結合品牌視覺與聲光效果

讓品牌被看見,除了靠 Logo,更要把品牌色彩、精神融入整體視覺設計,像是背景板、倒數動畫、啟動畫面等,都是強化品牌印象的關鍵,而聲光效果更能營造氣氛,例如燈光切換、音樂節奏、特效聲響,能瞬間抓住現場與鏡頭的注意力。

 

技巧5、主持人與發言人腳本要有感染力

很多活動敗在「講話太乾」,主持人和發言人的語氣、表達、情緒都會影響整體儀式氛圍,建議主持稿除了介紹流程,更應帶點故事感或輕鬆互動;而發言人開場也可以從品牌初衷或啟動意義切入,才能讓觀眾真正「聽進去」,留下記憶點。

 

1、主持人腳本設計小技巧與範例:

●      帶入情境開場法
  「今天這場記者會,不只是個活動,更是一個夢想啟動的時刻⋯」

●      加入輕鬆互動
  「剛剛大家看到進場時的彩帶了嗎?那可是我們特別訂製的品牌色,等等會在啟動儀式中發揮驚喜效果喔!」

●      提前預告重點橋段
  「待會最精彩的,就是那個象徵品牌願景的啟動裝置,記得相機先備好~」

 

2、 發言人開場設計建議:

●      從品牌初衷切入
  「我們一直相信科技不該只是冰冷的功能,而是貼近人心的工具。今天的啟動儀式,就象徵著我們這份信念的具體實現。」

●      引用情感化語句或真實故事
  「從第一個團隊成員加入,到今天我們站在這裡,不過短短一年時間,這個品牌能被大家看見,我們很感動,也很感謝。」

●      結尾呼應啟動精神
  「今天不只是啟動一場記者會,而是開啟一段與大眾真誠對話的旅程。」

記者會啟動儀式常見錯誤與改善建議

 

 

再盛大的場地、再炫的效果,如果沒有好好規劃,記者會啟動儀式還是可能「看起來很空洞」。許多活動之所以無法留下好印象,問題就出在細節沒顧到,不論是企業內部團隊自辦,還是委外給活動公司,這些常見錯誤千萬別踩雷!以下列出常見 3 大問題與對應建議,幫你避開失誤、加分成功。

 

缺乏品牌統一性,讓人記不住

很多記者會啟動儀式都有一個通病:現場很熱鬧,但品牌在哪裡不清楚。舉例來說,畫面色彩跟品牌主視覺不符、主持稿沒講到企業理念、啟動儀式流程和品牌主題毫無連結。久了只記得煙火或掌聲,卻不記得你是誰。建議從活動開場、視覺設計、台詞內容到結尾收場,都統一在品牌精神與主題下,才能形成一致性記憶。

 

流程拖沓或時間掌握不當

啟動儀式本來應該是精彩的橋段,但若流程設計過長或安排不順,很容易讓現場氣氛冷掉,甚至讓媒體提前離席,例如倒數時間太久、來賓站台講話過多、開場等待太久等。改善方式是:儀式控制在 3 分鐘以內、精簡講稿、安排明確 Cue 點,並在活動前多次排演,才能確保節奏流暢、掌聲熱烈。

 

媒體區與拍攝動線規劃不足

記者會的現場可不只是來賓體驗,更是媒體鏡頭的主戰場。若攝影區被人擋住、光線反射嚴重、舞台視角不佳,都會影響新聞照片與影片呈現,甚至讓媒體選擇不刊登。,議設計「專屬媒體拍攝位」、明確標示拍照區,並與燈光、流程人員協調好拍攝節奏,才能讓每一次快門都有價值。

 

記者會啟動儀式 Q&A|新手常見 5 大問題一次解答

Q1:記者會啟動儀式通常安排在哪個流程時段比較好?

建議安排在活動開場約 5~10 分鐘內進行,作為聚焦現場注意力的亮點橋段,太早可能來賓還沒全到,太晚容易讓氣氛疲乏,搭配開場影片或倒數音效更有儀式感,也能讓媒體捕捉畫面更順利。

 

Q2:啟動儀式需要哪些道具?有推薦的基本組合嗎?

常見道具包含:啟動球、推桿、雷射觸發器、彩帶、乾冰煙霧、LED 光牆等。選擇時以「與品牌主題契合」、「畫面有記憶點」為原則,不一定要高成本,但必須讓人看得懂、拍得好。

 

Q3:主持人可以由內部人員擔任嗎?還是要請專業的?

若是內部有熟悉品牌、口條佳的人員,可考慮自主持;但若活動規模較大、有媒體出席,建議聘請專業主持人,專業主持人可控制現場節奏、處理突發狀況,也更容易讓啟動儀式順暢自然。

 

Q4:啟動儀式需要排演幾次?要做總彩排嗎?

至少進行 1~2 次完整排演,並安排一次總彩排包含主持、發言人、現場設備。尤其有燈光、音效或機關設計的情況下,更需要反覆測試時間點與 Cue 點,避免活動當天出錯或延誤。

 

Q5:除了現場來賓,有什麼方式可以擴大啟動儀式的曝光?

建議同步規劃直播(FB、YouTube)、邀請媒體採訪、與網紅/KOL 合作開箱,並設計可拍照打卡的視覺亮點,也可以在儀式結束後製作短影片二次推播,延長話題熱度與品牌記憶。